能源互联网是谁在忽悠谁?

2017-07-10来源 : 互联网

“市场规模至少在5万亿以上”,这是能源互联网在概念刚刚诞生不久,在政策和商业模式有待于商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炒作而产生的数字。概念的诞生到成熟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不是一个团体或个人所能够**阐释的,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即是如此。从诞生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讨论,目前,具体详实内涵尚无定论,无论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如何**,而政策也只是起到导向作用,短期内难以形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目前,业界主要存在三种声音,事实上这三种代表了各方不同的利益。

**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可以理解为是综合运用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并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的网络。

这种解释的要点在于把能源的连接作为了**,强调了在现有的传统能源网络的基础上铺设能源信息采集设备,运用互联共享的思想,实现能源流通和交易的自动化、信息化。

不过这种貌似**的融合是实际落地执行的过程中,难度之大,实在难以想象。单指电力网络的联接,撇开电力的国家战略安全地位不谈,仅仅从技术上实现去中心的互联网化的物理联接,恐怕就难以执行下去。更何况再融合目前的石油网络和天然气网络,无论是政策现状上以及技术条件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较强的条件。

第二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的落地*要是实现能源的“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从而实现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作为主导方向,实现能源互联的泛在坚强智能电网。

这种解释更多的强调了能源的输送与**利用上,虽然也是立足未来能源的利用方式上,但仍是能源互联网的一种狭义的解释。业界有人将此误解为能源互联网即是电力互联网,其实能源互联网与电力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能源既包含原生态的或含有明显的原生态特征的能源,即一次能源,又包含经过加工或者物理、化学等转换的二次能源形式,比如,从煤炭到电能,而电力互联网更多的强调的是二次能源电能的互联上。

标签: 能源互联网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