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的产生量亦水涨船高。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使得我国污水处理快速发展,污泥处理停滞不前,污泥处理处置缺口*大。而*大的污泥处理处置需求和初期的市场供应不足带来的供需矛盾,将带动污泥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曾有**预计,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产物,污泥处理处置在2011年持续走热,成为新的市场热点。但现实是,污泥处理并不受宠。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但并未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重水轻泥”的现象也逐渐凸显。据**媒体此前报道,污泥中经过制造建材、焚烧,制肥,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置的比例达到了56%,临时处置手段也占比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百分之十几的污泥则不明去向。
虽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建设了污泥稳定化处理设施,但因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约束性指标考核,运行单位的积极性也不足,导致大部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与此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污泥的处置成本比较高,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建设污泥处理装置,而是通过简单的浓缩脱水(含水率降低到80%以下)之后,运输到指定地方进行堆砌和填埋。
由于与日俱增的污泥产生量与污泥处理能力的严重不匹配,大量污泥被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污泥直接排放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一般来讲,1000吨污水大约会产生1吨左右的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一半以上都会被浓缩到污泥中,所以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以及恶臭物质、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
曾有**指出,污泥如果不减量化,以我国目前的污泥产生量,如果堆积起来,每年就需要在一万亩土地上堆5米高。面对我国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困境,要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大限度减少污泥产生量、提升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是当务之急。但受限于用地限制、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多重发展壁垒,污泥处理始终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