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述2017年的能源形势,我将选择“剩”作为关键字。2017年,煤、电等能源产品将继续2015年的形势,供过于求、价格疲软,特别是电力过剩的状况将更加突显。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部分时间面临能源短缺的形势,能源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增加供应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我们也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但近两年来,随着建设发展不断深入,形势发生转变,能源生产总量已经很大,加之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需求疲软,煤、电等主要能源产品已经呈现供过于求。煤炭价格低靡,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2015年*电发电小时数在2014年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至4329小时,比上年下降410小时,比平均5500小时的设计值低1200小时左右,设备利用率已经很低。按此数据,不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只要提高设备利用率就能满足需求。2015年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仅为0.5%,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已达15.06亿千瓦,较上年增长10.4%,这已为2017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跌埋下了伏笔。
然而,习惯了“增产能、喊短缺”的各级**部门和协会往往还在延续惯性思维。2015年初,在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我发言说要注意电力也可能岀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与会**表示,在有些省份的汇报中仍提出电力供应有可能是紧张的,还在争着新建发电厂。预计2017年还将延续2015年这一趋势,即需求增长继续低迷,在钢铁等主要耗能产品产量预计下降的形势下,第二产业的电力消费估计将呈现负增长;第三产业、居民用电有所增长,乐观估计*多也只有8%左右;本就占比不大的**产业将大体持平或下降,电力消费很可能出现负增长。而因为电力装机在建规模较大,2017年新增装机可能达1亿千瓦,电力装机规模可能增长6.5~7%,这将导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电发电小时数将可能跌破4000小时,设备利用率、投资效益下降。
在此形势下,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发电方式争*发电量的情况。为照顾部分已建成发电厂的生存,将会影响风能、太阳能、水电、核电的利用。若缺乏强有力的调度准则,弃风、弃光、弃水甚至弃核现象在2017年都可能发生,这将给清洁能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预测“十三五”电力需求时,一些行业组织还在延续过去的弹性系数法,过高估计弹性系数,因此对“十三五”的电力需求增长估计偏高。
由于煤炭产能产量积累过高,还存在漏报瞒报情况,实际产能产量要高于官方统计数据,估计实际产能可能达40亿吨/年。因此2015年煤炭行业供大于求十分明显,秦皇岛港5500大卡下水煤价跌至400元/吨以下,大部分煤企经营困难。但去产能举步维艰,大家都在等待形势好转、需求回升,实际产能减少有限。但是在**社会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能源的大背景下,减煤已成大势。行业协会应当对此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不能为了提振行业士气,继续“2017年煤炭需求还会有小幅增长,需求总量还很大”的说法,事实将证明这种导向不利于煤炭企业下决心进行调整。2017年各主要用煤产业都将呈下降趋势,例如占需求总量一半以上的煤炭发电行业,虽然燃煤机组容量有所增加,但燃煤机组的发电总量不会增加、发电小时数将下降,所以用于发电的燃煤总量非但不会增长,甚至会有所下降。而钢铁、建材的用煤量也将呈下降趋势,因此煤炭的总用量将进一步下跌。在去产能进展缓慢的情况下,2017年煤炭价格回升的期待也恐难实现。预计煤炭价格仍将疲软,煤价还将处于300元/吨左右的低位。价格疲软将推动结构加快调整。煤炭的救赎要靠坚决的压产,行业协会的**应放在结构调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