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现象屡禁难 环境监测数据遭遇求“真”难

2017-06-14来源 : 互联网

按理说,自号称史上*严的环保法施行以来,环保部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督查力度,不该再出现大规模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为何现实当中,造假现象依然屡禁难绝?

作为环境保护工作健康稳定推进的基础性工程,环境监测的真实性直接关系着生态*理的预警和决策,掺不得半点水分。更**一些说,****的环境监测数据是一条环保“高压线”,容不得丝毫马虎与疏漏。

为了**环境监测数据这条“高压线”的电压,“史上*严”的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法律责任;2015年12月**《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对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提出了明确的处理办法和措施。近日,环保部印发《2017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系统部署了全国环境监测**任务。

为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情况,近年国家投*资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实行天、地、水域和土壤的一体化监控,并全国联网、实时监控、自动预警。遍布全国约27万台套自动监控设备,能将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国家监控平台上,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也改变了那种环境监控各自为战及地方保护等弊端,令数据的真实性得以根本改观。然而现实当中,造假现象依然屡禁难绝,却是为何?

在近年的环保实践中,某些地方**也确实出于现实利益考量,而对环境监测的各种异象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当环保部门强化监管时,还责怪其不该太较真。这实际也影射出当下一些企业之所以敢公然对环境监测数据动心思的真实动因。

此外,为减少*污减排的成本支出,一些企业不惜以身试法,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虽然很多企业按要求安装运行在线监控,但设备的采购运行费用却需自理,导致一些企业与在线设备运营方沆瀣一气,共同造假;另一方面,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每季度一次,存在周期过长和监督真空,无疑让企业造假有空子可钻。

标签: 造假现象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