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5%。不可否认,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无疑将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迈出的一大步,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仅仅只是**步。
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亟需转变**职能,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将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水平是经济发展、居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曾表示,过去几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累计下降了12.9%和13%,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5700万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1.82亿吨,已经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大的国家之一。
同时,数据还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成绩虽显著,但也需看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建制镇设施明显不足、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这些都对城镇污水处理成效存在不小的影响。
对此,为全面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规划》强调以**城市水生态环境、整*城市黑臭水体、缓解水资源紧缺等突出问题为导向,**优化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空间布局,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95%,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的具体目标。
而对于大家*为关切的城市黑臭水体的*理,《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均将其控制在10%以内;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