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环保突发事件

2015-05-19来源 : 互联网

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处置的同时,还要指导企业**生产、维稳生活常态、安抚民众情绪、落实补救赔偿等重要工作。掌控舆情,是**事态稳定的基础。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影响日益扩展的态势下,民众的信息掌握能力日渐提高,同时对**及相关部门公布准确、有效、**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事态稳定、民众稳定则成为各级**、环保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在制定突发性污染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我国各级**在掌控和处置网络舆情时,应当建立信息汇集机制、研判机制、正能量疏导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汇集机制。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及时迅速公布环境信息,利用大众媒介告知突发环境事件情况,缓解民众的恐慌情绪,**民众的知情权,防止错误和负面信息传播。

二是建立研判机制。要具备舆情分析水平,以及时制定应急解决方案,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在事发过程中及时摸清事态的走向、民众的心理变化,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准确把握舆情的本质,获取舆情运动规律性的认识,并提出对策。

三是建立正能量疏导机制。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时,应该提高**引导能力,建立并完善自有的媒体,积极与民众沟通,实时报告事故处理过程,从过去的澄清、辟谣、解释等被动方式转换到主动的正能量引导,减少主动犯错误的情况,赢得危机**时的主动权,从而提高**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第四,落实追责制度,惩*责任主体。

突发环境事件的惩*主要包括定性、定责。“定性”即分析判定事件的性质,指通过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确定环境事件的危害类型、责任类型,并为消除风险危害、追究责任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定责”即在分析判定事件性质的基础上依法确定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方面,新《环境保**》加强了刑事追责力度。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或人员,将受到环保、公安的合力打击严惩,**以罚代刑。也就是说,只要造成环境污染,就有可能被定罪。

新《环境保**》加大了对地方**和环保部门的追责力度。地方**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在依法行政上赋予了基层更多的权力,对于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保护环境由规划、计划、措施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新《环境保**》在环境违法处罚制度、追责制度、*理条例等方面堪称史上最严、覆盖最全。有了这部“最严”环保法,环保部门应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保护的步伐更紧,对突发环境事件更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和人身的危害。

标签: 环保科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