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盐渍土改良与利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土壤**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盐碱土改良利用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主要总结为: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农艺途径。物理途径主要原理就是用大量淡水进行“洗盐、压碱”。
水利工程改良是“洗盐”的主要方式。通过调控排、灌系统,疏导种植土层盐分的运移、迁出,如挖排水沟渠,灌水淋盐、引洪放淤等,科学的灌排可有效改良盐碱土,提高土壤生产力。这种方法很好用,***,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淡水。
我国盐碱地大都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缺乏,并不适用。同时,大水排盐也会将土壤中其它营养成分排走,造成土壤贫瘠。如果灌排不当,很可能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加剧盐害。近几年,化学途径比较流行。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剂。
利用外源添加物与土壤胶粒发生的化学反应改良盐碱地。农艺措施主要是利用农艺相关产品、手段调控土壤水盐运移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土地整理、深耕晒垡、微区抬田、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措施来抑制盐分,但是持续时间短。生物**,主要是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活动吸收、转化或转移土壤中盐分离子。
提升土壤质量。如碱蓬、冰菜、新西兰菠菜等盐生植物的栽种,一是,利用耐盐或耐海水植物改良盐碱地土壤。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或耐海水植物可以吸收土壤盐分;减少土壤蒸发,阻止耕作层盐分积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