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南昌,空气里弥漫着香樟树的清香,而那几乎无处不在的水,在绿树掩映下往往清澈见底。“自从抚河改造后,水清了,****,环境美多了!”家住西湖区里洲小区的张女士说。
南昌位于我国*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南岸,是一座与鄱阳湖滩涂河汊争斗了两千多年的“水城”——全市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中,水域占2204.37平方公里。在市区,赣江、抚河交汇,象湖、青山湖、艾溪湖等八大湖泊密布,绘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
南昌因水而兴;水,又曾是南昌的心腹之患———患涝、患脏。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破题?南昌选择了*水。
十几年持之以恒,数十项水生态工程让城区水系实现“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
栈道、亭台楼阁、湖水相映成趣,竹林、四季花、绿树错落有致……“春节回家,开着车四处转悠,没想到偏僻之处竟藏了这么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在红谷滩九龙湖湿地公园,南昌市民周文清说。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是南昌的真实写照,“一江三河串十湖”是南昌特有的城市格局。
曾几何时,南昌对这“半城水”却有着说不出的忧愁:玉带河成了臭水沟;抚河故道到处漂浮着生活垃圾,河滩边成了菜地;梅湖成了蓝藻湖;艾溪湖死水一般的湖面常常漂浮着死鱼,散发着恶臭……“每次有朋友到南昌玩,都不敢带他们去逛,不好意思让他们看到这些。”周文清说。
为改善水环境,南昌做足了水文章。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柳华说,水环境*理、水生态建设,也是南昌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
2002年,玉带河*理工程上马,市财政5年来投入达12亿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打乱的城市水系,因此得到全面的清理与**。2.7公里的玉带河干渠沟通南北两大水系后,象湖上游的源头活水引入了城区,原来内涝严重的青山湖水系**了北排入赣江的出口,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城区大面积、长时间积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