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伏为代表的我国新能源产业,在走出长达几年的寒冬期之后,逐步迎来了以分布式为新方向的复兴。然而,在产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一些新、旧问题与障碍也随之凸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充满矛盾的悖论。新能源成本下降,*电逆势上涨,发电成本过高,曾经一直是新能源备受诟病之处。但是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光伏等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并有望在不久之后与*电等传统能源持平。“贵”,已经不是个事儿。
据统计,2007—2017年的8年间,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从每瓦36元下降到现在3.5元至3.8元,下降了86.4%;并网光伏系统价格从每瓦60元降到每瓦7元至8元,下降了86.7%;逆变器价格从每瓦4元下降到了每瓦0.3元,下降了90%以上。
此外,*优的光伏逆变器的容量比、采用太阳跟踪器、智能化运维等技术进步,有望在未来几年将光伏度电成本降低40%。有**表示,到2020年,光伏发电价格再下降50%并进而实现平价上网是**有可能的。
发电成本的下降,加上国家大力进行雾霾*理、调整能源结构的宏观背景,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的地位与份量,理应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装机量已然到达饱、过剩的前提下,大批的*电项目依然在密集上马,或者得到建设批复。
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电项目新投产2343万千瓦,同比增长55%。2014年我国*电新增装机增长8.7%,是电力消费增长的两倍多。
对于此轮*电的逆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煤炭价格下跌,*电的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煤炭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煤价下跌对*电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现在一边是煤炭普遍亏损,而另一边*电却*得盆满钵满。
此外,导致*电装机大增的还有项目建设的滞后性。*电站从立项审批到*后建成需要3至5年,当前上马很多都是几年前开始建设的。即便时过境迁,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电力供应超过需求的情况下,*电装机的大幅增加,无疑为日后严重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同时,这种“寅吃卯粮”也给方兴未艾的新能源发展一记猛击。而从更高层面来讲,这也暴露出社会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仍然认识不足,并没有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来看待,而只关注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或是部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