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透露,我国将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6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谢极在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编制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建设总体方案,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支撑能力,并且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作为****启动。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介绍,碳排放权交易在上述试点中覆盖了来自于电力、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化工、民航等多个领域的2000多家企业 ,进展较好。到2017年5月,上述试点地区累计成交配额将近1.6亿吨,成交额3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试点地区,所参与的企业履约率均接近****。
“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快低碳转型是各国共同而紧迫的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气候*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气候*理新体系”,谢极说。
2009 年,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2015年6月,中国在向***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一环。“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