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但在业界**人士邹涛看来,“海绵城市已经成了目标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这是很遗憾的事。”邹涛希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团队,将解决问题摆在**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成海绵城市。
城市汛期“城市看海”几乎成为常态。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自此被寄予厚望。近年来,城市“看海”的新闻每逢汛期便屡见报端,“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
自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次提出以来,尤其是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使得海绵城市自上而下提速前行。尤其是2015年,国家筛选了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使得海绵城市自上而下提速前行。***办公厅于同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17年**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而海绵城市建设,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对雨水的吸纳和利用,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被认为是破解目前城市地下水位下降、逢大雨必涝、山水林田消失、城市养护成本增加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有重庆、济南、武汉、福州等30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