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日前**媒体的报道消息称,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的形成机制、分配机制、交易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登记核查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等六大机制。前两个机制是碳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中间两个机制是碳市场的主体内容,后两个机制是碳市场运行的**机制。
碳排放权的形成机制是发展碳市场的*要条件,碳排放空间只有变成一种产权界定明晰的私人财产才有可能进行交易。碳排放总量设置是碳排放权形成的基本途径,总量设置实现了碳排放空间从无价到有价的转变,制造了原本具有自然属性的公**品的稀缺性。
近年来,**社会对碳排放总量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社会设置的总量基本是给出硬性的排放总量目标的约束。然而,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设置未来若干年内保持不变的**排放总量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是不可行的。根据*乐观的估计,中国排放峰值*早于2025年达到,在此之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持续增加。
然而,没有总量的设置,就无法真正开展碳交易。解决这对矛盾成为中国碳排放权形成机制的核心,也是科学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提出的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以及碳强度降低目标等为设置中国的碳排放总量提供了借鉴思路。尽管根据这些方法测算的碳排放总量难以达到**测算的要求,然而这在当前中国难以给出真正的碳排放约束的前提下开展碳交易,不失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