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业虽无战国时期的波澜壮阔,但彼此打杀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圈地”运动和价格搏击由暗转明,在国家积极主导的“***”光伏计划上一览无余。
9月22日上午,2016年包头1吉瓦国家光伏***基地12个项目开标。公开资料显示,共有56家企业给出了报价,普遍在每千瓦时0.52—0.7元,其中华电和昌盛日电投出了*低的0.52元/千瓦时。这个价格相比包头0.80元的光伏**上网电价标准要低35%,并再次创下同类招标报价的新低。
在上月末的山西阳泉***项目招标中,协鑫新能源曾以0.61元/千瓦时的投标价打破低价纪录。但仅仅一个月不到,*低价再被刷新,令业界又一次哗然。**指出,这意味着下半年在光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为拿订单不惜“**式”竞标,而发电成本的加速下降也会缩短光伏实现平价上网的时间。
据悉,本次开标的项目包括7个10万千瓦项目,4个5万千瓦项目和1个10万千瓦平台项目。按照要求建设期截至2017年年底,开发经营期为25年(不含建设期)。
“这次的整体报价比我们预期得还要低。”一位了解内情的业内人士说。而报出*低价的昌盛日电一位负责人表示,在竞标结果出来前不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