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野生动物:黑颈鹤

2016-04-21来源 : 互联网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黑颈鹤

中文学名: 黑颈鹤

中文目名: 鹤形目

中文科名: 鹤科

中文属名: 鹤属

同物异名: Grus nigricollis Przevalski, 1876,

中文俗名: 藏鹤 鹤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鹤形目 Gruiformes

科: 鹤科 Gruidae

属: 鹤属 Grus

种: 黑颈鹤 G. nigricoll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Przevalski, 1876

英文俗名: Black-necked Crane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外形特征

黑颈鹤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公斤。它的颈部和脚都很长,体态婀娜多姿,萧然肃立,黑色的颈羽象在长长的颈部围了一条黑丝绒的围脖,红色**的头顶在黑色头部的衬托下更加鲜艳夺目,好像戴了一顶小红帽。金黄色的眼睛后面缀着一块白斑,黑色的翅膀和尾羽衬托着白色的体羽,如同穿了一身色调淡雅的礼服,再配上一张坚硬如凿的腊黄色长嘴和一双漆黑的长脚,显得格外挺括俊美。虹膜-黄色;嘴-角质灰色/绿色,近嘴端处多些黄色。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分布范围

黑颈鹤在国外繁殖于拉达克,越冬于印度东北部,在我国繁殖于**、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南部、贵州、云南等地。2006年4月5日,云南会泽黑颈鹤生活区域经***批准列为***自然保护区。还建立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以绿色植物的根、芽为食,兼食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类等。每年3月离开越冬地云贵高原,集群北上,飞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

捕食:用尖嘴在浅水中捕捉动物或从泥土中掘取食物。叫声:一连串的号角声。

到了秋天,黑颈鹤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齐队伍,飞越崇山峻岭,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它的越冬地要比繁殖地相对集中,主要有贵州威宁的草海,云南东北部的昭通、会泽、永善、巧家,西北部的中甸、丽江和宁蒗,**拉孜、谢通门、日喀则、扎囊乃东等地的沼泽、湿地和河流等水域,这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丰盛的食物,所以每年来越冬的黑颈鹤很多,还伴随有上千只的灰鹤和多种雁鸭类等众多的水禽种类。

黑颈鹤每年到达越冬地的时间大约在10月底,第二年的2月下旬开始迁飞,时间长达四个月。越冬期间,早晨7点前后它们就陆续飞到沼泽地或向阳的山坡地觅食,有时也到收割后的农田中刨食遗留的洋芋、青稞、荞麦、燕麦、萝卜以及草根等。它们刨食的时候很少用脚,而是用长嘴直接在松土中寻找。越冬期间很少有大的群体,一般是3到5只的小群分散觅食。时而也会飞到牛群当中,与之和睦相处,并啄食它们粪便中的食物或寄生虫。黑颈鹤的警惕性很高,每当有人走近时,便向远处飞走。

【中国**野生动物:黑颈鹤】保护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VU C1

生效年代: 2003年

****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