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是人类或动物赖以生存的必要器官,人或动物靠它吃饭、传递语言,鼻子不通时,甚至还靠它呼吸。有人说,嘴是动物与植物的*大区别,没有嘴,便不能称为“动物”。
其实不然,植物也是长有“嘴巴”的。植物要生长,也是需要“吃饭”的。只不过,植物的“嘴巴”长在地里,一般人肉眼难以看到罢了。
*早发现植物长“嘴巴”的科学家是比利时的海尔蒙特。1648年,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到一个木桶里,桶里装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几年时间里,海尔蒙特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桶内,海尔蒙特还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树长成了一棵几人高的大树。海尔蒙特挖出柳树,将树根上的泥土洗净沉淀晒干,一克不落地盛入桶中,然后分别称柳树和泥土的重量。结果发现,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也减少了100克。
那么,减少的100克泥土去了哪里呢?显然,是被那棵柳树给“吃”掉了。原来,植物为了生长,必须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有机肥和无机盐,那不见了的100克土壤,正是这些物质。
看过上面的故事,你知道植物的“嘴巴”究竟长在哪里了吧?不错,它们就长在植株的根上。它们正是根毛区的“根毛”。
植物的根毛是根毛区的外层细胞即表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结构,是由幼根**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产生的。它的样子很有特色,放在显微镜下看,宛如一只从细胞外壁伸出来的外端封闭的瓶子。
根毛一般都是些“可人儿”,病拉拉的“瘦弱可怜”,长度0.15毫米到1厘米不等,直径简直可用“细若发丝”来形容,也就是百分之几毫米。为了能从土壤中“吃”到食物,根毛的表皮往往布满一层胶粘的物质,以便把自己和土壤紧紧地粘在一起。所以,当你从土中拨出一株植株,往往会看到一块块土块上紧紧缠绕着一些根毛。
说到一株植株有多少张嘴巴,那就得用“千嘴魔王”来形容它们了。植物根上的根毛简直多如牛毛,平均每平方毫米上就长有数百条根毛,有的能达到2000多条。每一条根毛相当于一张嘴,你算算,一株成年植株得长有多少张嘴呀?
说起来,植物“吃”东西的方法也挺别致。它们一般喜欢“喝汤汁”,不喜欢“吃干饭”。也就是说,在吸收土壤的营养时,必须得将这些营养溶解到水中,它们方才“动箸”。比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需要消耗10克土壤养分,怎样吃掉它们呢?别慌,根毛们会将这些营养溶解到400斤水中,然后不停地吸水,*后,土壤营养自然便随着“汤汁” 吸收到体内了。必须注意的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根毛也是很“挑食”的,只有当自身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它们才肯动“嘴”。否则,一旦外界缺水,它们反而会“反胃”,把原先“吃”进的东西吐出来,造成植物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