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鬣羚仅产于我国的台湾省,在产地又有“野山羊”、“台湾羚羊”等俗名。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密林、悬崖峭壁或者草原和平原地带。
台湾鬣羚
中文科名:牛科
中文属名:鬣羚属
拉丁文名:Naemorhedus swinhoei
英文名:Taiwan serow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ray, 1862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动物纲
目: 偶蹄目
科: 牛科
亚科:羊亚科
属: 鬣羚属
外形特征
台湾鬣羚的形态与鬣羚十分相似,只是体形略小,颈部和背部的鬣毛较短。体长为100—120厘米,尾长10—12厘米,肩高60—72厘米,体重50—60千克。体色素雅,以黑灰色为主,下颌为淡黄色,有黄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颜色较浅,四肢的颜色却较深而黑,体毛粗糙,但显得非常密实,给人一种鲜明的立体感。雄兽和雌兽均有角,生于头的前部。角短而尖,直接向后伸出。吻鼻部**,眶下腺明显。耳朵狭长。四肢强健。尾巴较短。
分布范围
台湾鬣羚仅产于我国的台湾省,在产地又有“野山羊”、“台湾羚羊”等俗名。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密林、悬崖峭壁或者草原和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经常单*出没或2—3只在一起活动。主要在早晨和黄昏出来觅食,喜食青草、种子和菌类等。特别喜欢伫立在视野良好的悬崖之巅,向四处瞭望。它善于奔跑和跳跃,非常灵活,跳跃的高度可达60多厘米,奔跑的时速为80公里,能在碎石崖坡上用粗短的后腿用力一蹬,便可前后脚同时离地,凌空飞跃起来,然后前蹄轻巧而稳当地落在地上。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视力与平衡感,而且拥有擅长在峻岩峭壁行走的副蹄,在攀岩时可以利用副蹄紧紧地抓住地面,以坚硬的主蹄支撑着体重,蹄缘柔软富有弹性的角质层又能增加附着力,所以从来不会因失足而从悬崖峭壁上掉入万丈深渊。性情比较刚烈,遭到袭击后常与对方搏斗。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