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次出现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也提出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和全面节约和**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环保部近日发布了《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年报》,主要依据201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及全国244个大中城市已经发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信息汇总编制而成,此次发布信息的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2亿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436.7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62.2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816.1万吨。据估算,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0.8公斤至1.3公斤,这对人口大国中国来说,产生的垃圾量着实压力山大。
在农村对于垃圾的处置就是堆积成一座座“小山丘”,日积月累,有的甚至侵占了可种植土地,有的会安排人员将垃圾运走,但是*终去向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堆积而已。城市对产生的垃圾处置稍好一些,居民产生的垃圾会有专门的垃圾箱,环卫工人会集中收集,*后大都采用填埋的方式对其处理。而填埋方式极易污染地下水,也易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逐渐遭到淘汰。另一种对垃圾可有效减量化并且被认为经济效益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垃圾焚烧发电,据计算,中国若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万吨。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领域,我国已有较成熟的方案,现在各行各业追求的不只是经济效益,生态的意念开始深入到每个人,每个企业。纵观**的垃圾焚烧发电,我国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日本的固废处理系统相当成熟,垃圾焚烧率也是*高的,但是焚烧技术中国与之相差无多,成功之处在于日本全民执行力和意识强,**扶植力度大,相关的制度完善。而欧盟有另一种看法,整个欧洲社会已经渐渐明确,焚烧技术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案。 2012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资源效率路线图”,提出要在2020年以前停止将可回收和可堆肥废弃物送入焚烧厂,并建议垃圾管理的资金支持也应遵循优先原则,即在循环利用一端加大投入而不是末端处理。欧盟采用的是循环经济、限制焚烧和填埋政策等。另一种方案目前正蓬勃发展的的是零废弃运动,它的目标就是垃圾的零填埋、零焚烧,通过节约、生态设计、企业责任、分类和循环利用的方式使废弃物量减少到*少,并**回归自然和生产的循环。
不管是遵循哪种方式,还是各种混搭,垃圾焚烧等处理方式都需要民众意识强,做好垃圾预处理工作。未来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要建立相应机制,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垃圾分类和减量,促进源头减量。同时,也要积极宣传,引导民众转变生活方式,增强垃圾分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