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钢铁、化工等高耗能的行业来说,水系统的能耗由于相对较低,长期被忽视。但实际上污水处理厂占据着高耗能行业的**位。
虽然当前中国大部分的水处理厂都需要提标改造,但若以高耗能的方式进行,会使污水处理成本增加。另外,还会导致一些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难以运行,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此前曾称,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主要是电耗,处理每吨污水耗电约0.2-0.3度,电费约占污水处理成本的50%-70%。
美国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约占全年总电力生产的3%。目前,中国有3800多座污水处理厂,能耗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3%,但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对高能耗产业的控制,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占比会不断提高,将逐步接近美国的水平。
相较于对其他行业节能降耗的重视,社会对污水厂能耗的关注较少,目前还没有全国污水处理能耗限额标准,只有北京市2014年底**的*个针对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的地方标准。
可用于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方式有多种,如将强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利用污水本身的潜能回收能量、通过新型材料的使用等。
世界资源研究所此前在对中国近3000座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分析后发现,单位污染物的去处能耗差异很大,在相同工艺、相同规模、相似区域的污水处理厂中,能耗差别可高达6倍。这也意味着,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能效管理可以带来较大的节能空间。
此外,多数人想不到,污水中所含的潜能是处理污水能耗的10倍。王洪臣此前曾称,在欧洲,仅采取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提效改造措施和**厌氧消化回收能量等传统技术,城镇污水处理能源自给率就可达到60%以上。早在2014年初,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和王洪臣在内的6位**就指出高能耗换取水体污染物下降的做法不可取,并提出污水处理概念厂,以能量自给为目标,大幅降低污水处理厂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