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尘不染的沥青路,夹带着两旁成荫的绿树向远处延伸;青竹板拼成的宣传墙在格桑花丛的映衬下宛若一幅幅画卷;房前屋后的竹篱笆花枝缠绕,桂花树下的石桌石凳,平添了几分清幽雅静;清澈的池塘里,少不了高低错落的“接天莲叶”和娇艳欲滴的“映日荷花”;青翠的竹山环绕,在阳光掩映下,更显得郁郁葱葱。
这里并非是一座城市公园,而是长沙市望城区一个名叫银孔围的小小村落,一个胜似世外桃源的现代化村庄。
自筹资金就地取材
三年旧貌换新颜
银孔围村地处望城区金山桥街道桐林坳社区,占地818.8亩,共有居民57户248人。村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在家的除了妇女儿童,就是老人。
过去,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村落,银孔围的环境整*一直是个大难题。据桐林坳社区支书周建华回忆,几年前,银孔围村的田间地头,蚊蝇滋生;路边屋后,垃圾成堆;沟渠池塘,臭味难闻。遇到下雨天,村里的小路便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村民们苦不堪言。
2012年,当时的村民组长胡丙炎一直思考如何让银孔围的环境卫生整*破题。“我意识到必须发动全体村民整*环境卫生。”于是,胡丙炎挨家挨户上门劝说村民注重环境卫生,多次召开村委会和村民大会,动员村民自己动手,改变村庄面貌。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头打扫庭院、设计竹艺,还将自家培育的花苗免费送给村民。
胡丙炎的热情和坚持感染并鼓舞了村里的老百姓,大家开始越来越注重自家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为整修村落环境筹资筹劳,集思广益。村民们先后筹集资金15.2万元,买来苗木和水泥沙石。
“可这些*买到的东西很有限,仅靠它们要想**改变村里的面貌还是相当困难。”村民回忆说。
银孔围村盛产楠竹,村后有丰富的竹资源,这一下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大伙儿决定利用银孔围村的竹资源优势打造一个具有“竹乡”特色的美丽村落。
于是,村民们纷纷就地取材,用竹子作为装扮村落的素材和原料。走进村口,一座3米高的竹制牌匾映入眼帘,上面刻着5个醒目的大字“银孔围村落”。水塘边建了一座竹制的八角亭,村民们夏日在这里吹着习习凉风,赏着映日荷花。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竹制的路灯、竹制垃圾池。走进村民院子,家家户户都用竹片围起花园、菜地,竹篮、竹凳、竹席更是每户家中的必备品。就连村里的宣传墙上都是用竹条装饰拼接起来的宣传画和标语。
同时,村民们还扩大废物利用的范围,用淘汰的饮牛石槽用来养花;废弃的木材、竹尾巴整理成有序的篱笆墙;竹制的花架装饰着垃圾分类收集池和垃圾桶。
*有了,人工不够怎么办?村委会决定,每家每户在外务工、经商的壮劳力只要腾出时间,就轮流回村,义务投工。就这样,一场美化道路、美化村庄的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就连村里的残疾人也发挥自己的竹篾加工编织手艺,尽上绵薄之力。
在此期间,村民每年都以家庭为单位出资,用于村庄的美化建设,在家的老人和妇女也在家务之余,主动给村里打扫马路、整理花木。不到3年时间,这个曾经脏、乱、差的村落,变成了眼前这个“风景秀美、环境优美、房舍精美、人心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村庄。
**鼓励人人维护
小小村落成模范
走入银孔围村,你会发现不少人家门口挂着一个醒目的竹牌,上面写着“*美庭院”。
为了将良好的村居环境保持住,在银孔围村党小组的带领下,村里建立了“*美庭院”评比制度,每个月都会由村民评选出自家院落优美、周边环境卫生的村民。下个月如果没有被评上,便自动摘掉牌匾。每月几乎有70%的农户家可以被评为“*美庭院”。
李大妈是“*美庭院”的“常客”,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家门前竹篱笆围起来的小花园精致漂亮。李大妈说:“村里的环境变好了,靠的是大家的努力。村里家家户户不仅把自己屋里弄得干净整洁,家周边的公共场地也都会主动维护,除草、种花、捡拾垃圾,现在,我们村真的成了‘鲜花盛开的村庄’。”
银孔围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得到了街道委员会的支持,他们送来了500斤花卉种子、10万元的节能环保路灯材料,还有小书亭和石桌子、石凳子等近16万元的物资。
在上级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银孔围村已经成为望城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模范典型。
周建华指着一座硕大的温棚介绍说:“这是村民们集资建的一个花木培育基地,目前村里美化环境用的花卉和苗木盆景,都**自给自足,不用再花*出去买了。”如今,村里无论房前屋后还是院落墙边,大家都会种上花花草草和盆景树桩,绝不会浪费掉一寸土地。
言谈间,记者来到了一户民居场院里,围墙边的花坛里,月季花开得正艳。几位老年人正在悠闲地谈天。原来,老人们正商量着这些天天气好,要给村头路边的那排桂花树修剪下枝叶,再把公示栏前的花坛好好整理下。
问起现在住在这里的感觉,胡大妈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没事干,整天就是打麻将,弄得是腰酸背胀一身毛病。现在每天出来扫扫场院和马路,偶尔邀上左邻右舍的媳妇大嫂们给村里的树木松松土、给花草浇浇水,人都精神多了,那些小病小痛都不见了。”
“现在好多城里经商的大**都来村里想租房子,作为周末度假和修养的地方,长住都愿意呢。”胡大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