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之争”真相调查

2015-07-08来源 : 互联网

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批被约谈的城市,重压之下,山东临沂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大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就在广大市民为*霾点赞时,临沂市依法铁腕*污的行动被称为“休克式疗法”,并曝出停产整*导致“大批工人失业”、“企业因停产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高达千亿元的债务危机一触即发”等问题,临沂市铁腕*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那么,“临沂之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问题一:铁腕*污效果如何?

临沂人也许不会忘记,一根根高耸的烟囱曾经吞云吐雾,多吸几口干净空气成为**的享受。自今年年初以来,他们惊喜地发现,久违的蓝天又回来了,“蓝天为幕,白云飘飘,目力所及,晴空万里”的景象明显增多。

来自临沂市**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6月,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7.8%、23.5%、41.4%、25.4%,优良天数增加31天,增幅达到25.4%,改善幅度居山东省**。

曾经驱之不散的雾霾正逐渐远离临沂市民,这缘于一场从去年开始的大气污染攻坚战。

2014年,临沂市展开大气污染*理行动,向57家企业下达了限期*理通知书,责令企业完善*污设施,期限是2014年12月底。但是,截至2015年2月,57家企业均没有按期完成限期*理任务。

2015年1月26日~29日,环境保护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临沂市部分大气污染排放企业进行了暗查,发现临沂市13家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其中9家是在2014年临沂市大气污染*理行动中要求在当年年底完成限期*理的企业。

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公开约谈临沂市**主要负责人,通报了有关环境违法问题,依法提出整改要求。被约谈后,临沂市长张术平保证不会再受到第二次约谈。“今年,我们要使临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观,三年有一个大变样。”张术平掷地有声地承诺。

这次约谈打响了临沂这场攻坚战的**枪。

临沂市痛定思痛,一场酝酿已久的环保风暴随之而起。临沂市成立了以市**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攻坚行动领导小组,进行“铁腕*污”。

临沂市**对华东环保督查中心检查发现的13家环境违法企业严格处罚并实施停产整*。13家企业共立案28起,处罚总额244万元,对7家企业9名责任人采取行政拘留,截至目前,有1家部分产能已恢复生产,其他12家仍然停产。对全市57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理或*理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实施停产整*,截至目前恢复生产31家,26家依然停产。对全市412家企业实施限期*理,目前有305家完成整改,78家转为停产整*,29家关闭搬迁。

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临沂市在大气污染*理上的力度和决心。正如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在全市大气污染防*部署大会上强调的那样,临沂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必须痛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靠违法排污、牺牲生态环境牟取利益已经行不通了,要么转,要么改,没有选择余地。

被卷进环保风暴的,不仅有违法企业,还有履职不严的地方**和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临沂市对工作滞后于时间节点要求的,一次通报批评、两次公开约谈、三次启动行政问责,先后对11名县区、乡镇**责任人和16名环保部门责任人进行了行政问责。

通过全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攻坚行动,临沂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采访中,市民对“空气真好”、“临沂蓝”的赞叹不绝于耳。正如一位出租车师傅所言:“*理大气污染让老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就应该下这样的决心。”

“现在晚上能带着女儿一起看星星了。”走在路上的母女俩仰头望着蓝天,脸上充满了幸福。

临沂盛阳集团董事长徐明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临沂这次*理大气污染,是动了真格,我们企业感受最深。我们已经将铁合金、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链砍掉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新上不锈钢项目。传统的模式已经生产了十几年,即便没有环保压力,也干不下去了。”

问题二:*污过程是否合法合规?

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在对临沂15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有6家存在偷排、漏排和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的情况,其中焦化、钢铁行业尤为突出。在15家企业中,环保“三同时”手续完备的只有7家。15家企业中共有8家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测设施,但没有一家通过有效性审核。

根据新环保法及有关配套单行法规定,13家企业的每一项违法行为,由环保部门分别立案,全部予以顶格处罚,共立案28起,对不正常使用在线监测和污染*理设施、规避监管的7家企业,由公安机关依法对9名责任人分别予以10日或15日拘留。

为了防止企业用“压火保温”等方法以假乱真,不实施停产,临沂市环保局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按照“企业厂区及生产线停止进料、生产线停止运转无产品产出、生产线主体及辅料设备停止供电供水供气并恢复常温”制定了停产整*要求,临沂市于3月10日前对13家企业全部落实了停产措施。钢铁企业清空高炉铁水,焦化企业清空炉内焦炭,对造成污染的关键设施进行了查封,没有任何一家存在“压火保温”现象。对这些企业存在的36项问题逐一梳理,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

应该说,临沂市对企业停产整*有理有据、合法合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这57家企业只是在停产整*阶段,并没有被责令关闭。

临沂这次*污行动是不是“休克式疗法”、“急转弯式*污”呢?

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数据显示,涉及停产整*的企业均长期违法排污,环保部门多次责令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多次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但污染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一直违法生产。

江鑫钢铁有限公司早在2004年就因为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被临沂市环保局处罚,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2006年,江鑫钢铁有限公司因存在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并投入生产的问题,临沂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停止生产,限期3个月内补办环保审批手续。但直至2015年3月19日,江鑫钢铁有限公司因未取得环保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产而被临沂市环保局责令停产整*。这家公司长期处于未批先建的违法状态,在此期间,临沂市环保局曾7次下文责令企业改正违法行为。

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就因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投入生产被临沂市环保局处罚,并责令企业停止生产。但直至2015年4月14日,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未验收,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而被临沂市环保局责令停产整*。公司长期处于未批先建的违法状态,在此期间,临沂市环保局曾21次下文责令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直到被停产整*之前,企业一直置若罔闻。

显然,临沂市此次对企业实施停产整*并不存在“紧急停产整*”、“实施强停”、“骤然停产”、“强行停炉”等不计后果强行关停企业的问题,环保部门一直要求他们改正违法行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这一次关停企业,从开始送达停产通知书到企业彻底关停设备给了企业充分的时间。自2月16日起,市县各级**对涉及停产整*企业进行积极动员,以保证3月10日前所有企业全部落实停产措施。

据了解,考虑到高炉的特殊性,在企业关停过程中,地方**还请安全专家等一起指导企业停产,在确保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将企业设备关停,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由于玻璃行业工艺的特殊性,当地环保部门在对中玻蓝星(临沂)玻璃有限公司进行停产整*之前,就要求企业本着“安全**”的原则,制订完善停产整*预案。环保部门对这家企业采取了“不进原料、不出产品”的停产方案,并未对企业的生产设施采取拉闸等强制措施。

标签: 临沂治污真相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