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应重视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2015-06-22来源 : 互联网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讲过一句影响很大的话,21世纪对世界影响*大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另一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发展。在**变暖的趋势下,如何做好 2015年**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

“3月28日‘地球一小时’环保行动的意义并不在于关灯一个小时节约多少电,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大的号召力,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节约用电、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传递更多正能量,带动环保意识的觉醒”,李建伟表示,“虽然不排除地球自然气候规律的影响,城镇化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气温的上升,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更加重视生态的**和保护,打造真正的生态城市”。

景观统筹是提升整体环境、解决“千城一面”的创新路径。李建伟说:“现在的城市规划过于注重产业布局、交通桥梁、商业配套和绿地指标,而对资源禀赋、通风光照、人的活动方式等考虑不够充分。结果景观做了很多,但是却不够人性化,城市的整体景观效益没有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景观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利益,促成团队化作战,绘制出一张生态宜居的蓝图。让景观融入到产业、道路、建筑、桥梁等所有城市要素之中去。”

城市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沟通、融合才构成城市的生态系统。李建伟表示,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建立在一定范围土地上的,土地有它原生的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植被、水系、山体和动植物的群落。要搞好城市生态,先要了解自然系统,让自然生态系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结构,然后在建立人工设施时,让它尽可能不破坏基本的自然结构,让城市能够生长到自然的生态系统里去,不要失去系统的生命力,从而构建出一个有能力不断上升的生态结构。所以在城市建设初期一定要规划好,既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尽可能使生态结构可以保持相对的完整。

以阜阳为例,该城市水资源充沛,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雨水集中在六月到九月,城市防洪问题非常严峻。因为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以往的河滩地,河流都压缩成了泄洪通道。由于湿地被破坏,城市雨洪调蓄能力差,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减弱。雨洪一过,城市就缺水。高高的防洪堤造成了城市景观和河流的隔绝,滨河的城市看不到水。由于水量不足导致新城建设发展没有资源依托,这一系列问题仅仅通过在河流边上种一些花花草草那样的一些景观,是**不能解决的。景观设计要想让这个城市**自然的魅力,就必须有所突破。建立一个有效的水生态系统,让洪水留在城市,让河流和城市好好地融合。东方园林设计的方案是将现有的两条河流再次分流,将分流的河水引到城市的南北两边新开发区,形成支流,湿地,湖泊,等等。这样就造就了一个更大的水网系统,留住了洪水;主河道的防洪压力降低,**旁边的湿地;地下水也得到了补充,新城开发需要的土地也有了景观的依托。*终达到让城市生长在水网中,生长在森林中,让生态回到这个城市的目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现在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硬化路面,绿化主要在一些公园和高速公路、环路的绿化带,城市没有足够的蓄水和渗水能力,很容易引起内涝。李建伟认为,“海绵城市”的关键是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增加湿地和蓄洪池等生态景观。要注重采取开放式的排水系统,可以**水量大的时候有地方去,又可以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在美国有个关于雨洪管理方面的法律,针对每一个项目,要求不管怎么建设,都要做到雨水平衡,做不到雨水平衡就必须用其他的方法来补偿,比如在场地里面修蓄水池等。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了雨水采集和雨水平衡的落地效果不好”,李建伟强调,“要建设‘海绵城市’,不能仅仅依靠自觉、自律,更需要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李建伟还强调,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应盲目扩大城市的面积,而应该把资金和精力放在优化已建成的区域。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的缺陷,要做好城市生态的**和保护,建立健康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生态宜居的**能城市。

标签: 环保科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