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法该如何修订?

2015-06-02来源 : 互联网

《大气法》的修订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推动大气污染防*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考虑6个方面。例如,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大气法》的适用范围。现行的《大气法》即将重新修订。修订《大气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健全大气环境管理体制、原则、制度和机制,为推动大气污染防*工作,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建议在修订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大气法》的适用范围

现行《大气法》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公众环境意识的限制和制约,一些条款仅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但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气污染的不断加重,一些条款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而另外一些条款的适用范围需要调整和扩大。比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事实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而不仅仅在现行《大气法》规定的“两控区”和空气质量未达标区域执行;现行《大气法》仅规定对机动车船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尚未对整个交通系统的大气污染防*做出规定,这些新的调整需要,《大气法》修订均要予以考虑。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环保部门大气环境监督管理职能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监督管理职能还没有真正理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一些职责交叉严重,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难以协调一致。建议《大气法》修订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进行大量调查研究,通过充分论证,提出修订方案,如对于机动车污染控制有关条款,明确环保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等的职责范围。建议《大气法》修订,强调机动车从新生产机动车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增强生产企业责任,强化行政部门职能分工,尽可能做到责权统一。

(三)全面推进和突出**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以增强《大气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修订的《大气法》加强氮氧化物控制的条款,提出了二氧化碳、燃煤汞的减排,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条款,使《大气法》覆盖的大气环境问题更加全面。大气问题的解决必须突出**,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为此,《大气法》修订草案着重在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和机动车污染控制等方面做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增强了《大气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款中明确了***,省、自*区、直辖市人民**和市、县人民**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这样使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责任主体和义务更加明确,实施起来更加便利。

(四)区域污染控制和行业污染控制要相结合,行政监管与市场调控相结合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区域性污染的特征,而导致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又与一些**污染行业紧密相联,电力、交通、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关键污染源,因此,《大气法》的修订,应本着区域污染控制和行业污染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把这项原则落实到大气污染防*的监督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措施的有关条款当中。

在我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必须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处理**行政监管和市场调控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为此,《大气法》的修订,在强化环保部门行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同时,一定要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增加排污交易,采取经济政策促进老旧机动车的报废或淘汰以及采用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促进节能环保机动车和**车用燃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等。

(五)大气污染防*基本制度的设计要完善,实施可行,体现有效性和成本可接受性

我国目前面临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形势,更加显现出大气污染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大气法》的修订不仅要针对目前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且要着眼于制度和规范的建设。**针对排污许可证、总量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新扩改建项目的大气污染*理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的基本制度,进一步调整**、排污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和义务,切实发挥作用。例如,加强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条款,使我国大气污染防*法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面得到完善。

大气污染防*法律制度的设计要符合系统化、具体化和明确化的要求,体现实施可行的要求。大气污染防*法律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必须符合实际,循序渐进,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大气污染防*基本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应当在环境有效、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管理成本可行3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六)要把中国的污染防*和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或者促进国际合作相结合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目前虽然不承担强制性的减排国际义务,但还是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由于现行《大气法》仅提及保护臭氧层问题,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大气法》修订应本着把中国的污染防*和促进国际大气环境保护的积极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增加专门条款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相应规定。此外,《大气法》的修订应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修改、完善了保护臭氧层的有关规定。

标签: 环保科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