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合作

2013-03-06来源 : 互联网

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事关**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重大问题。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届**以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合作为主题,就是要探讨加强两岸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大计与可行途径。

2008年6月12日,海峡****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京签署了《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中断9年的两岸制度化协商正式**。2009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和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更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迈入以制度化合作为特征的新阶段。

2012年8月9日,《海峡两岸投资保护与促进协议》的签署,进一步为保护和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提供了新的制度性**。两岸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格局基本奠定,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岸贸易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日益优化。据大陆方面统计,2011年,两岸贸易总额已达1600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第7大贸易伙伴和第9大出口市场,大陆则是台湾*大的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大陆及香港占台湾出口市场的近4成。在两岸贸易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日益优化。从2000年到2012年,加工贸易占两岸贸易的比重由*高时的近7成下降到53.3%。许多台商主动因应世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将传统的外销为主模式,调整为内外销并举模式。

台商投资持续深化,陆资入岛日趋频繁。据大陆方面统计,截至2012年9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7万个,实际使用台资563亿美元。如果加上台商经第三地的转投资,累计使用台资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陆资入岛方面,按照大陆方面的数据,已有133家大陆企业在台设立了公司或代表机构,投资金额达7.22亿美元。领域涵盖批发零售、物流、通讯、餐饮、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不乏中远集团、中钢集团、中国银行、全聚德等知名企业。据台方统计,目前大陆在台企业雇佣的岛内员工已达5000余人。

产业合作稳步推进,试点项目日渐成熟。2008年以来,两岸共同举办了几十场产业搭桥活动,就10多个产业的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与对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小组还成功举办了两岸产业合作**,并进行了3次工作小组会议,确定了LED照明、液晶面板、电动汽车、无线城市、冷链物流作为**推动的试点项目,选定了试点城市和拟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金融合作逐步加快,受益主体日益增多。2009年,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和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后,两岸金融合作的进程不断提速。2012年8月31日,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进一步标志着两岸货币合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大陆已经批准10家台资银行设立大陆分行,其中9家已经开业,3家获准经营对台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2家台湾保险公司获准设立子公司;13家台资金融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大陆有4家银行获准在台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产业迅猛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孕育,**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形势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不仅是两岸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提升抵御外部风险实力的必然选择。在此,我愿就进一步深化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合作,*大限度地实现两岸要素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出如下建议:

抓住时机,全面加强两岸绿色低碳产业对接。一方面,充分发掘两岸在电子信息制造、石化、机械等传统产业的合作潜力,提升单位能效水平,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两岸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促进大陆7大战略新兴产业与台湾6大新兴产业的对接,拓展两岸在信息服务、物流、分销、医疗、旅游、金融、电信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同心协力,共同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在现有产业合作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合作规划,扩大试点项目和城市范围;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推动联合技术开发、共同标准制定和自主品牌创立,促进两岸产业合作链条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延伸;进一步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充分落实好两岸投保协议,以双向投资带动产业合作,为两岸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良好的外部条件。

务实推动,积极协助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商务部将积极引导和协助大陆台资企业顺应形势变化,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引导台资企业根据大陆区域发展规划和各地产业发展特点,合理进行产业转移;协助台资企业利用大陆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积极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综合利用信贷、产业等支持政策,鼓励台资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快升级步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一定能够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两岸在**产业链和市场的位阶与竞争力,两岸经贸合作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