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新发现:雾霾与硫酸铵有关

2016-02-19来源 : 互联网

近日,有消息称,中科大曾晓成教授和美国化学学会前主席Joseph Francisco院士研究组,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了硫酸氢铵在大气中一种全新的形成机制。成果作为通讯文章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并被美国化学学会《化学与工程新闻》2月8日选为热点文章报道。

2015 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严重雾霾天数增多,导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加剧。雾霾颗粒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其中PM2.5对人体和环境有着严重影响,从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铵盐是PM2.5雾霾颗粒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有观点认为其对PM2.5雾霾颗粒的成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分子水平上铵盐形成机理以及微观PM2.5成核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氨气对雾霾颗粒形成的影响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研究铵盐形成的微观机理对理解大气中雾霾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而为减轻严重雾霾天气提供科学指导有着非常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对于铵的硫酸盐在大气中的形成,传统研究观点认为,三氧化硫先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再进一步与氨气反应产生铵的硫酸盐。然而在最新研究中,曾晓成和Francisco小组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首次发现,氨气可直接参与到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中。他们在模拟中直接观测到氨气分子和三氧化硫分子在水团簇中自发反应形成硫酸氢铵的过程。在反应过程中,氨气和三氧化硫与水团簇形成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向氨气分子的转移,从而形成铵根离子。而同时氢氧根则很快与三氧化硫分子结合形成硫酸氢根。通过进一步反应过渡态搜索,确认了反应路径,他们发现三分子水团簇中第三个水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环状结构的形成,而该环状结构能将反应能垒降至几近为零,从而大大增加了硫酸氢铵在大气水团簇中的形成速度。曾晓成和Francisco小组在纳米水滴表面也观测到了同样的反应机理。

这种新型近零势垒反应机理的发现表明,氨气可以直接参与并加速大气中铵盐的形成,从而对大气中雾霾颗粒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理论研究提出的新型环状结构导致的氢原子转移机制,有望为研究大气云层中的化学反应和雾霾颗粒的成核机理提供理论模型和指导。

标签: 环保科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