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理淮河

2015-05-24来源 : 互联网

淮河,曾是新中国成立后*早开始全面*理的一条河流。“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从上世纪50年代国家提出*淮方针到现在,已历经六十余载。如今,淮河流域不仅面临着防洪蓄洪的问题,更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方面,该区域经济发展仍缓慢,总体竞争力较弱,仍是一块容易被遗忘的“经济洼地”;另一方面,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水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如何实现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带领的致公***“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调研组奔赴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省,调研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情况,分析淮河流域发展的优势所在和制约因素,探寻更***发展的有效途径。

淮河干流全长1000公里,落差200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耕地 1.9亿亩,分别占全国的2.8%和10.4%,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在这里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源。调研组在走访调研中认为,目前淮河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灾害问题仍然并存,生态安全应当作为发展的底线。

历史上,淮河原是一条*流入海的河流,但自12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黄河长期南侵夺淮,大量的泥沙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极大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加重淮河水患,导致淮河流域“小灾年年有,大灾连不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余年的*理,淮河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一遇。”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流域内已建成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300亿立方米,建设各类堤防约5万公里,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但另一方面,虽然建立了很多蓄洪区和泄洪区,“洪水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还只是水害而已,并没有转化为水资源。”环保部污染防*司流域处调研员王谦说,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水质不达标,虽然淮河水污染*理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淮河的水质还不是很乐观,按照*新出炉的‘水十条’的要求,淮河流域的水质还有差距。”

“现在有必要大力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保部污染防*司副司长陈永清在调研中说。“在‘水十条’发布以后,我们希望把排污许可证作为管理的一个手段,和环评、执法、日常监管一起发挥效力,把污染源的削减和水质的真正改善建立起联系,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陈永清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谓载舟,就是水对生态、生产、生命和生活有涵养、支撑和哺育的功能;所谓覆舟,就是洪水、干旱、污染。”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在调研中指出,发展淮河流域的经济,第一位的就是要注重生态保护,把生态安全作为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

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也是淮河流域安徽段面临的严峻问题。安徽省煤炭储量400余亿吨,主要集中在皖北淮河区域的淮南等地。据安徽省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地区煤矿埋藏深、瓦斯浓度高,如今煤矿开采造成的塌陷区已近50万亩,每年还在以几万亩的速度递增,且塌陷的地区很多都是良田,对该流域造成严重的生态及经济损失。

在淮南市凤台县,调研组一行来到顾桥镇采煤塌陷区。该镇位于凤台县城20公里处,镇域内有淮南矿业集团下属的顾桥煤矿、顾北煤矿、顾桥电厂三个大型企业。2006年和2008年,顾桥煤矿和顾桥北矿分别建成投产,两矿年产量*高可达2000万吨。

“由于两矿采煤是多层深井作业,导致土地沉陷的速度非常快。从2009年起,顾桥镇就开始了大面积塌陷。”顾桥镇镇长吕辉说,到2014年秋季,煤矿开采已造成该镇19089.18亩土地塌陷,其中张童、临淝等6个村22个自然庄的塌陷已形成近1.4万多亩的水域,在夏季多雨季节,*深处水深达10余米。

不断扩大的塌陷区造成当地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居环境无法修复,水资源破坏严重,地下水破坏殆尽。塌陷区的群众只能整体搬迁到他处进行集中安置。吕辉介绍,搬迁群众的补助采取的是一亩地补偿青苗费1800元的办法,但生态补偿机制仍不完善,群众生活困难。

2011年开始,塌陷区群众在沉陷形成的水域搞起了水产养殖,成立采煤塌陷区管理委员会,以土地流转形式将形成的水面交明湖水产公司经营养殖,群众收益有所增加。但由于水面没有稳层,大面积深度的生态修复无法启动,整个水面只是简单地从事渔业生产,目前收益仍然不大。

问题如何破解?调研组专家们纷纷表示,传统的煤矿开采既破坏生态又损失良田,以后应不再新开采煤矿,关停小煤矿,不再把煤电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逐步向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业等产业转移。

“淮河流域安徽段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劳动力的低成本洼地,发展产业要与这个优势结合起来。”致公***经济委副主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认为,淮河流域的产业布局,不应当忘记劳动力成本优势。

“淮河流域的经济布局不能脱开生态只谈经济。”全国政协委员、致公***环发委副主任高吉喜说,淮河流域应当建立一个生态经济带,发展诸如生态休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航运港口、高新技术产业等既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调研中,如何构建一个“淮河生态经济带”,是当地政府和调研组专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淮河流域要想建立一个经济带,首先要解决‘通’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认为,如果航道问题不解决的话,上下游的经济要素流动就不顺畅,叫经济带就不成立。

怎么“通”?杨德才认为,要想实现上下游经济要素流动,就得改变以往“重防洪,弱航运”的意识,真正意识到淮河的航运价值。目前,淮河流域的港口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仍相对滞后。以安徽境内淮河流域*大港口蚌埠港为例,蚌埠虽然是淮河流域内的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但港口运量却与经济并不相称,港口作业区缺少港口物流、联运网络信息等配套设施,航道等级偏低,港口吞吐量与船舶企业规模偏小,呈现“小、散、弱”局面。

“*期盼的是淮河入海。”安徽省副省长詹夏来说,有没有入海口,直接影响淮河的航运能力。淮河上下游落差达200米,水却出不去,这不仅导致洪涝灾害,对于航运的发展也是一个瓶颈。“长期以来,沿淮各省缺乏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发展机制。建议挖掘开发区域合作的潜力,以淮河为带,以淮南、蚌埠、信阳为核的‘一带三核多节点’空间发展格局,形成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框架,将淮河建设成连接中东部地区的黄金通道和贯穿上下游的‘经济流’。”全国政协委员、致公***经济委副主任徐晓兰认为,淮河上下游经济要素的流通,不仅需要航运上的通,还需要机制、政策上的配合、沟通。

“淮河流域的*理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从调研情况来看,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污染*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方面。”万钢说,接下来,要努力寻求淮河流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把发挥创新驱动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达出来,让曾经被称为“*难*理”的淮河流域,逐渐成为拉动沿线1.8亿人致富的新动力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标签: 环保科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