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受赞誉到门可罗雀 高校环保社团如何出困境

2012-12-03来源 : 互联网

曾有一段时间,高校环保社团在象牙塔里撒播绿色种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了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然而,*近几年,环保社团却门前冷落,在高校的众多社团中被日益边缘化。

今年,一家环保民间组织联合*都各高校发起一场环保公益活动,中国农业大学绿脉环保协会的张作林却有点发愁本打算带领社团团员们一起游说各宿舍参与活动,却鲜有志愿者愿意同行。

活动难发起,响应者寥寥,遭遇如此窘境的不仅张作林一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高校环保社团的出路何在?

高校环保社团曾广受赞誉

如今却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况

早在1967年,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环保社团,如北京师范大学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学社,到20世纪90年代,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环保社团也如雨后春笋。公益的高尚意义和环保的时尚性质,曾使高校环保社团在同学间赢得良***,在社会上广受赞誉。

“我还记得上学时学校环保社团的一期活动,在食堂门口搭了一棵很大的‘筷子树’,当时的情景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用***筷子了。”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小张说起当年的环保社团,眼睛里流露着亲切和敬意。

清洁校园、倡导绿色、宣讲环保、培养意识,大学的环保社团一直是环保宣教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届届的学生从校园环保社团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受益。“一次成功的活动,可能造就一个关注环境问题的大学生,而在未来,他可能成为**者,影响国家或者地方决策。因此,我们常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金鑫说。

高校环保社团的作用还不仅如此。一些环保社团借助专业知识,参与**性甚至**性的课题调查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环境组织年度报告》等背后都有高校环保社团的身影,这些报告为各级**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充满活力的高校环保社团也曾为自己赢得许多荣誉。2001年,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荣膺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地球奖”;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四校环保社团合作完成的通惠河水项目调查,曾获得第三届大学生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特别增设的“特别关注奖”;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绿手指”环境保护协会凭借“地沟油”变“香肥皂”的创意,成功晋级“全国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大赛”**……

目前,我国高校环保社团已有近3000家。然而,在这样的“繁华”背后,高校环保社团却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况。

环保社团影响力在不断下降

活动缺新意、项目缺资金是主要原因

“现在,高校环保社团的数量多了,但整体影响力却在下降。”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红树林项目组负责人王钊华说,“连志愿者都不好招,即使一年级新生有热情,社团的流失率也非常高。”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窘境?

“环保社团活动跟不上形势,没啥吸引力。”

“与兴趣不契合,又耽误时间,我宁愿参加一些登山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开阔眼界。”

“环保社团只会在校园内呼吁‘捡垃圾、种树、废物回收’,对我们关注的PM2.5啊,垃圾焚烧啊,食品安全啊等诸多问题,却没有讲座,没有活动。”

这是接受采访的同学对高校环保社团的普遍印象。

专业性不强,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够,成为环保社团的软肋。对于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来说,无论什么社团,这都是致命的缺点。

“这都缘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的周慧认为,专业性不强已成为制约中小环保社团发展*明显的缺陷:“你自己都不了解环保专业知识,怎么能让别人信服你?”

“草草收场当然会影响团队的形象和威信。”张作林说,因为缺乏环保知识,很多活动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因为没有活动资金,所以没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更没有资金”。采访中,很多环保社团表达着这样的无奈。**民族大学拾贝爱心公益社的王涛告诉我们,由于****,社团许多大型活动无法开展,活动的深度、力度不够,取得的效果就不理想,这些都导致了环保社团影响力的不断下降。

金鑫表示,价值观的变化也是环保社团日渐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认为公益志愿活动占用时间,而且对升学、就业没有什么帮助,加入这样的社团有点“傻”。

“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做环保是一种负担。”北京林业大学绿手指环境保护协会会长吴晓德这样说。

走出日渐式微需各方努力

有志青年应积极投身环保公益活动

“看着这几年学校的环保社团在走下坡路,我们很着急。”金鑫表示,在新形势下,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高校环保志愿者应该在公众参与中大有用武之地。

在金鑫看来,以学生身份在校园内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环保时尚,本身很有说服力,能吸引更多的人身体力行。

事在人为。在高校环保社团中,也有一些“常青树”。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自成立后连续15年获得“清华大学**协会”称号,并7次名列**协会之*。今年春天,当张作林在为“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的宣传发愁时,清华的“地球一小时 熄灯嘉年华”却搞得有声有色。他们拍摄的公益宣传片在活动当晚即获得百万次的浏览量,并迅速占领了优酷、56等网站的置顶位置。

“高校社团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增加吸引力,不花心思,怎么可能做到?”参与清华此次活动的一位志愿者由衷地说。

“青年人考虑问题不能太现实。大学阶段的青年享受着国家*好的教学资源,而且大多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做事不妨从是否有意义、是否对社会有贡献等方面考虑,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将对一生都大有裨益。”金鑫呼吁,有志于为社会奉献的青年,不妨从环保公益做起。

对于资金缺乏的问题,厦门大学绿野协会创始人赖芸认为,一方面应该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另一方面也应学会先舍后得。他说:“只要真心投入,一定会获得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支持。”

长期关注青年环保行为培养的中国**青年交流中心副主任洪桂梅指出,缺乏与国内、**非营利性环保组织的沟通和联系,限制了高校环保社团的活动空间。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与社会上的环保公益组织联系,从而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洪桂梅表示,中国**青年交流中心将会积极为高校环保社团寻求**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开眼界,更好地在青年中发挥作用。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